当前位置:100EC>跨境电商>2025跨境新趋势:出海四小龙加速消费电子品牌出海
2025跨境新趋势:出海四小龙加速消费电子品牌出海
网经社发布时间:2025年01月16日 14:18:53

(网经社讯)“中国生产的锂电池占到全球75%。”这是一个让中国电池行业骄傲的数字。而通过速卖通跨境电商平台出海,正在成为电池大卖们的热门选择。

据网经社跨境电商(CBEC.100EC.CN)从电商“出海四小龙”之一的速卖通获悉,2024年,速卖通消费电子下的电池类目整体GMV同比去年增长迅猛,其中蓄电池(电池组)、户外储能电源更是呈两三倍的爆发。

2022年后,全球新能源电力产业高速发展,欧洲主流国家纷纷鼓励民用储能和光伏产业,普通消费者也开始考虑在家用电力循环中增加电力基础建设。电池品类已然成为消费电子行业一条潜力巨大的跨境赛道。

7e63cd8bdddec64c930b810a22eeee8e.png

据近期央视报道,中国液态锂电池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达到世界第一,全世界70%以上的锂电池在中国生产。凭借过硬的技术壁垒,电池成为我国绝对的优势供给,把中国的电池卖向海外,无疑是让人心动的商机。

2024年初,速卖通推出“海外托管”模式,进一步扶植中国优质供给和品牌商家出海,电池这类高客单商品迎来全面爆发。据悉,“海外托管”是让原本就备货海外的商家把商品托管给平台销售,平台承包所有的经营、营销、客服环节,商家相当于0成本新增一个销售渠道,只需要等有了订单从自己仓库里发货就行。

电池这类纯电的“重大贵”特货,对物流要求较高,所以很多商家都是备货到海外仓,和海外托管模式一拍即合。

一家主打户外便携电源的速卖通商家称,2024年的行业大环境相比2023年其实有回落,本意是通过速卖通的海外托管清理库存,“实际结果远远超出预期”,刚入驻海外托管1个月,就出现了断货的情况,清库存变成了工厂开足马力加班加点赶工期。

另一个关键要素是“品牌”。电池行业龙头商家Liitokala是一家完全在速卖通上成长起来的电池品牌,创始人蓝正森介绍:因为电池有一定技术含量,且对安全性、使用规范要求很高,消费者更重视品牌形象,对于价格反而不会太计较。

2024年,速卖通大力扶持POP(自运营)商家,并推出“百亿补贴品牌出海”计划,通过平台补贴和量身定制的营销策略全链路陪伴品牌出海。不用一味卷低价,而且能有更多灵活运营的空间,对于电池品牌来说,这是速卖通独特的吸引力。

在速卖通成长的近10年内,Liitokala开拓了俄罗斯、西法、巴西、韩国等全球各地的市场,大促爆单时打包材料根本不够用。现在,liitokala已经成为稳定年销千万美金的大卖,并沉淀了不少小B客户,这也成为了他们新的增长点。

a67a755ab80e1c0f097be092ca9cfce5.png

 (Liitokala在速卖通上售卖的电池)

据此前媒体报道,消费电子类目一直是速卖通平台的优势类目。过去一年,游戏机(包括外设)、投影仪、电池等品类在速卖通均超3位数增长。2025年,速卖通更是频频示好商家,加码新商入驻权益,优化营商环境降低商家售后成本。

“电池类目在速卖通上还不算很卷”,一个商家感叹,“尤其是今年的海外托管,给了我们很多新机会。”

浙江网经社信息科技公司拥有17年历史,作为中国领先的数字经济新媒体、服务商,提供“媒体+智库”、“会员+孵化”服务;(1)面向电商平台、头部服务商等PR条线提供媒体传播服务;(2)面向各类企事业单位、政府部门、培训机构、电商平台等提供智库服务;(3)面向各类电商渠道方、品牌方、商家、供应链公司等提供“千电万商”生态圈服务;(4)面向各类初创公司提供创业孵化器服务。

网经社“电数宝”电商大数据库(DATA.100EC.CN,免费注册体验全库)基于电商行业17年沉淀,包含100+上市公司、新三板公司数据,150+独角兽、200+千里马公司数据,4000+起投融资数据以及10万+互联网APP数据,全面覆盖“头部+腰部+长尾”电商,旨在通过数据可视化形式帮助了解电商行业,挖掘行业市场潜力,助力企业决策,做电商人研究、决策的“好参谋”。

【关键词】 跨境电商速卖通原创
【投诉曝光】 更多>

【版权声明】秉承互联网开放、包容的精神,网经社欢迎各方(自)媒体、机构转载、引用我们原创内容,但要严格注明来源网经社;同时,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,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,烦请将版权疑问、授权证明、版权证明、联系方式等,发邮件至NEWS@netsun.com,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、处理。

        平台名称
        平台回复率
        回复时效性
        用户满意度
        微信公众号
        微信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
        微信小程序
        小程序二维码 打开微信“扫一扫”